期刊文献+

审美体验:推敲形式,体悟内涵——以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的《松鼠》一课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中提到一个著名的观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目前在我国美学和艺术理论界广泛使用。他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内在生命的、富于创造的表现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强调的是课堂语言的陌生化,即不用套话,极大地吸引学生,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内容。强调对话,强调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强调符号与生活的联系。笔者听了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的《松鼠》一课后,再次引发了对语言表达形式与阅读审美关联性的思考。
作者 陆伟伟
出处 《江西教育》 2023年第14期30-34,共5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