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韩国语动词+“-■/■/■-”与汉语助词“了”“过”的位置对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韩汉两版《红楼梦》为例,整理分析了韩国语动词+“-■/■/■-”和汉语助词“了”“过”意义对应的情况下,“了”“过”在句中的位置“了”的句法表达形式为V(1)+了、V+O(2)+了、V+了+O、V+了+O+了,“过”为V+过、V+过+O+了、V+过+了、V+过+了+O。即使意义互通,“-■/■/■-”和“了”“过”并不能做到完全对应。其语法属性存在差异,“-■/■/■-”可以与任意动词结合,但助词“了”“过”与动词的结合却有限制。
作者
夏荣
马今善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
出处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关键词
时制
-■/■/■-
了
过
动词
分类号
H55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刘月华.
动态助词“过_2过_1了_1”用法比较[J]
.语文研究,1988(1):6-16.
被引量:39
2
权奇英.
朝鲜语过去时词尾与汉语助词“了”的比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7(2):79-83.
被引量:2
3
税昌锡.
“过”的时体义与经历事态标示功能[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2):80-88.
被引量:5
4
孙红娟,步延新.
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高频语法偏误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15,26(3):70-78.
被引量:1
5
徐建宏.
汉语助词“了”与韩国语词尾“■”的对比[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3):132-134.
被引量:3
6
王礼亮,李星.
汉语“过”和韩国语“-■-”的对比研究[J]
.东疆学刊,2018,35(3):93-101.
被引量:1
7
王媛.
“了”的使用机制及教学策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17-21.
被引量:6
8
税昌锡.
事件过程与存现构式中的“了”和“着”[J]
.语言科学,2011,10(3):231-245.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祁晓倩.
“了_1”和“了_2”的语义相似性及对外汉语教学[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100-103.
被引量:6
2
任鹰.
静态存在句中“V了”等于“V着”现象解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28-34.
被引量:35
3
杨素英.
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0-43.
被引量:127
4
李晓琪.
汉语“了”字教学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110-115.
被引量:16
5
顾阳.
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J]
.现代外语,1997,20(3).
被引量:131
6
潘海华.
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1997,20(4).
被引量:51
7
孔令达.
关于动态助词“过_1”和“过_2”[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4):115-115.
被引量:25
8
孔令达.
“动词性短语+动态助词‘过’”的考察[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3):104-111.
被引量:10
9
孔令达.
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类[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3):104-110.
被引量:10
10
哲学过程论[J]
.北方论丛,1996(3):52-5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71
1
杨玲,徐惠娟.
英汉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和存现构式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1):11-19.
2
李映周.
对韩汉语教材关于“了”的语义解释的分析[J]
.汉字文化,2022(12):80-82.
3
孙杰.
对外汉语中助词“过”的偏误研究[J]
.汉字文化,2019(S02):96-97.
被引量:2
4
朴顺姬.
“-었-”与“了_(1)”的时体语义对比分析[J]
.中国朝鲜语文,2021(3):6-14.
5
徐晶凝.
也说“曾经”[J]
.高等日语教育,2021(2):1-17.
6
卢英顺.
一部系统研究现代汉语“体”问题的著作──读《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25-27.
7
赵新燕.
“未来时V了”的语法位置──兼谈词尾“了”的误用[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96-101.
8
林新年.
试析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进程迟缓的原因[J]
.语言科学,2004,3(6):42-50.
被引量:7
9
伍和忠.
汉语表“体”助词研究述要[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104-110.
被引量:1
10
陈前瑞,王继红.
动词前“一”的体貌地位及其语法化[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3):24-35.
被引量:22
1
高艳.
汉语引述句的句法属性及其语法影响[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5):35-42.
2
余红玲.
“■■”的语法化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3(1):31-37.
3
郝琦.
论汉语量词的多参数层级性分类[J]
.语言学论丛,2023(1):5-22.
4
罗菲.
汉语母语者日语自他动词的误用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8(12):30-33.
5
余晓微.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外宣纪录片《世界根雕看开化》字幕中四字格的翻译[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8):91-93.
6
铃木虎雄,蒙显鹏(译).
八股文比法的前驱[J]
.骈文研究,2022(1):80-89.
7
余燕玲,张秋红.
四川苍溪方言“起”的语法研究[J]
.汉字汉语研究,2023(1):113-124.
8
杨望龙,史文磊.
琼海话“去”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兼及对语法复制理论的思考[J]
.语言学论丛,2022(3):92-110.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