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另一种“温柔敦厚”——焦循诗教观的话语重构及学术史意涵

Another Type of "Mild,Gentle,Sincere,and Broad-minded"(Wen Rou Dun Hou)——The Discourse Reconstruction and Academic History Implication of Jiao Xun's View of Poetry Educ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温柔敦厚”诗教理论的学术史上,存在着来自于文苑和儒林传统的双重诠释向度。焦循的“温柔敦厚”诗教观建立在其“性灵”经学基础上,以“情之旁通”作为诗教的人性论基础。通过对“思无邪”的重新诠释,焦循消解了宋学语境中此一命题的理因素,而重建了其情本位的感性化诉求。“温柔敦厚”诗教观的核心纲领,由是从以理为本体的“思无邪”话语,旋归于以情为取向的“止乎礼义”原则。此一转换的背景逻辑为儒林与文苑、汉学与宋学的对垒,其根源则在于儒家《诗》学内部孟学传统与荀学传统的相互对立与争持。焦循明举孟帜而阴行荀道,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话语背景下,力图通过《诗》学孟、荀双脉的学术合流以匡扶诗教、重振诗道的精神旨趣。孟学、荀学之间消长隆衰的相对关系,折射出学运悄然转移的历史动向。
作者 厉运伟 Li Yunwei
出处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0,共9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清代《毛诗序》诠释研究”(19YJC751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56

  • 1李明辉.《焦循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及其方法论问题》(载《孟子重探》,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年版).
  • 2朱熹:《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第327页.
  • 3脱脱等:《道学一》,《宋史》卷427,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第5126页.
  • 4程颐:《伊川先生语五》、《伊川先生语四》,《二程遗书》卷18、卷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2、316页.
  • 5《明世宗实录》,《明实录》第8册,卷11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缩印本,1984年,第8166页.
  • 6熊赐履:《杂学》,《学统》卷43,台北:广文书局,1975年,第815-821页.
  • 7陆世仪:《异学类》,《思辨录辑要·后集》,台北:广文书局,1977年,第257页.
  • 8伍振勋:《从语言、社会面向解读荀子的“化性起伪”说》,《汉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35-66页.
  • 9《清代荀子学研究》,台北: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6年,台北:花木兰出版社,2011年.
  • 10《清儒心性论中潜藏的荀学理路》,《孔孟学报》总第85期(2007年9月),第289-316页.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