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制倭”与“通贡”:嘉靖倭患时期的“宣谕日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1

Suppressing Japanese Pirates and Openning Tribute Road:The Study on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with Japan in Jiajing Japanese Pirates Perio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嘉靖“大倭寇”发生后,明朝廷在抗倭同时也讨论了通过宣谕日本政府寻求协同禁倭的计划。但因考虑到“国体”问题,暂时予以搁置。之后胡宗宪等提出以“地方有司”名义宣谕的建议,被明廷采纳并相继派遣蒋洲、陈可愿等出使日本。同时也计划通过朝鲜进行转谕作为补充,但因朝鲜的婉拒及抗倭战争的暂时胜利也暂时予以放弃。随同蒋洲、陈可愿归国的不仅有王直部属,还有日本大友氏使团人员。明朝政府虽然诱捕了王直,但对大友氏使团却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并希望通过大友氏的转谕,能与“日本国王”重新展开“制倭”与“通贡”的交互协作。后来的唐顺之等人还曾有过通过朝鲜再次“招谕”的计划,但终因唐氏的突然离世而作罢。明朝对大友氏的“却贡”并非为了断绝与日本的交往关系,而是对合乎东亚传统“礼治”秩序的中、日关系的一种期待。丰臣秀吉在制定征明计划并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时,将所谓“大友氏朝贡被拒”作为借口之一,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政治狡辩。
作者 年旭 刘晓东 Nian Xu;Liu Xiaodong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180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日朝通信史笔谈中的中国相关资料整理与研究”(19VJX050)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3

  • 1李小林.明人私撰日本图籍及其对日本的认知[J].求是学刊,2005,32(4):109-114. 被引量:8
  • 2赵园.关于唐顺之晚岁之出[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3):88-96. 被引量:4
  • 3.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656.
  • 4吴大听.《明嘉靖倭寇研究的回顾》,《明代研究通讯》1999年第2期.
  • 5[明]宋濂.《送无逸勤公出使还乡省亲序》,[日]伊藤松辑,王宝平,郭万平等编.《邻交征书》三篇卷一《诗文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 6《明国书并明使仲猷无逸尺牍》,[日]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编.《大日本史料》第6编第37册,东京,束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第349-350页.
  • 7明·龚敦.《鹅湖集》卷五《赠刘叔勉奉使西洋回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第669页.
  • 8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张德信,毛佩奇编.《洪武御制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第390页.
  • 9佚名.《夷寇倭患乃中国自为等情残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乙编第8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99页.
  • 10吴大听.《明日朝鲜战争与江南的倭寇记忆》,《史耘》2005年第11期.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