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元明时期北曲杂剧“折”字概念的命意与指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元杂剧中的“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但学界对“折”字概念的理解基本来自明人刊本《元曲选》,而“折”字概念在元明时期却有不同的命意和指向。从元刊杂剧之“折”到《元曲选》之“折”之间有复杂的变化过程。“折”字在元代早期杂剧中指一个不包含曲词的段落,元代中期“折”字开始指向“套曲”,又与摺、出杂糅互用,至明中期后才形成当下意义的“折”,即北曲杂剧中以“套曲”为核心、辅之“科白”的一个叙事段落。“折”字概念的指向又涉及元明北曲杂剧是否分“折”的体制问题,通过对“折”字概念的梳理考辨,我们可以发现元初北曲杂剧的剧本不分“折”,这种不分“折”的剧本体制一直持续到明代初年之后。
作者 王伟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3,共8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元杂剧中的‘插演’研究”(项目编号:YNXS2202)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8

  • 1解玉峰.南戏本不能成“套”北剧原不必分“折”[A].南大戏剧论丛(叁)[C].北京:中华书局,2007.
  • 2孙楷第.沧州集·元曲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5.
  • 3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凡例[M].明万历四十二年王氏香雪居刻本.
  • 4张燕瑾校注本.《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 5周巩平注.《西厢记》,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 6说集本、孟称舜本《录鬼簿》.
  • 7《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录鬼簿》校勘记[三一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0页.
  • 8曹棟亭本、孟称舜本《录鬼簿》.
  • 9《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录鬼簿》校勘记[四六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87页.
  • 10《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录鬼簿》校勘记[六○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04页.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