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凯恩斯经济学非遍历性理论及其现实意蕴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个人或集团追求自身利益最优化的行为能否提高社会福利?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哲学家和经济思想家们。从政府干预角度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假定自由的市场秩序允许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发展,自由市场几乎始终保持充分就业,失业均衡是不会长期存在的,因而难以解释非自愿失业和经济危机等异常现象。后凯恩斯经济学的非遍历性理论相对贴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真实情况,强调对经济行为的考察必须考虑心理动机、主观能动性和路径依赖等问题,其结论是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它并不与认知能力有关,而与真实世界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有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要尽量降低不确定性,力图将不确定性转换为可保险的风险,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根据非遍历性假设,必要时保持工资—价格稳定性或刚性,为企业家投资决策提供稳定的预期环境;政府要合理引导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扩大与充分就业相关的经济活动;着眼于宏观经济政策粗调而不是微调,确保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性、可信性和规则性。
作者 郭砚莉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商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8,共6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沉淀成本视角下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L19BJL002)。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