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情式沟通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有效运用——基于一个案例的实践和反思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着独特的心理、行为特征和成长需求,迫切需要有效的家校协同机制为其成长提供支持。在具体的案例中,教师应关注家校协同育人,以共情式沟通理念为理论基础,增强自身和家长的理解能力,填补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实现自身与家长、学生的共同成长。
作者 费晓旭
出处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3年第6期59-62,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2

  • 1[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66.
  • 2Davis, M. H.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6.
  • 3Eisenberg, N.,& Strayer, J. 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 In N. Eisenberg, & J. Strayer (Eds.), Empathy andits development (pp. 3-1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 4Levenson,R. W.,& Ruef, A. M. Empathy:A physiological substrat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63,234-246.
  • 5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 6[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 7[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 8[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 9[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法兰克福:苏尔坎普出版社,1981.
  • 10[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10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