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对中国媒体国际新闻生产现状的调研,研究发现记者的社会网络、语言能力和传播技术共同塑造了国际消息源的分布结构,使得不同群体在国际报道中的能见度存在差异。记者根据自身社群的信念,审慎地调适与不同类型国际消息源的互动模式,一方面难以摆脱对精英消息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会带着反思意识搜集更多元群体的声音。各类消息源的话语经过新闻职业规范、叙事文体、组织常规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多重过滤后呈现在国际报道中,成为国内受众了解异国景象的知识来源。
出处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6,共10页
News and Writing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构建研究”(22ZDA08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