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的巴金在《呐喊》《烽火》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游记等作品,描绘了战争死伤者的形色样态。随着战争的进行,巴金对战争死伤者惨烈肉体的描写尺度也在逐渐加大。与此同时,他对于死亡的态度也从拒斥转变为接纳,最后将其视作一种日常感受。除了文字,巴金还在作品中使用画集、相册等视觉体验形式,他进而认为这种战争死伤者的表象可以激发读者心中对于侵略者的憎恶。而该时期支撑其这种观念的基础正是“个人的死与维持共同体生存息息相关”的思想。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42,31,共12页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