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MRI、CT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不同影像学诊断中特点表现类型。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灌云县人民医院复诊的肝硬化患者中经腹部超声检出疑似小肝癌病灶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临床病理检查前均依次接受CT、MRI诊断,影像学诊断结束后按需开展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检查。以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肝硬化良性结节组、肝硬化伴小肝癌组,比较两组CT、MRI成像参数及影像学特征差异;分析CT、MRI对肝硬化伴小肝癌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经CT诊断HPI、HAF、HPF及MRI诊断中峰值时间短于肝硬化良性结节患者,信号增强比率低于肝硬化良性结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经CT诊断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高密度影检出率及MRI诊断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高信号影检出率显著高于肝硬化良性结节患者(P<0.01)。MRI诊断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影像学技术均可实现对肝硬化伴小肝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筛查,但就疾病临床鉴别诊断价值而言,MRI诊断应用更具优势性,可结合患者实际诊断情况合理选择CT、MRI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
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168-170,共3页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