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为保障粮食生产,各地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种粮[1,2]。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为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新模式,宁波地区尝试了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水稻是宁波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水稻—蔬菜水旱轮作模式是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种植方式,能实现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4]。同时,轮作是缓解连作障碍的一种有效措施,实行水旱轮作,还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6]。洋蓟,又名朝鲜蓟、法国百合,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中部和西部地区[7],早在2000多a前,罗马人就已经开始栽培和食用,欧美有上百年的食用历史,其被誉为“蔬菜之皇”。2015年,洋蓟作为特色蔬菜引入宁波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经过多年试验,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宁波地区洋蓟—水稻轮作高效种植模式,以供借鉴与推广。
出处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2期56-58,共3页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
基金
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优质番茄品种引进与推广》(2019NT012)
浙江省2023-2025年蔬菜产业技术项目—《大棚水果番茄—瓠瓜高效种植模式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