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在贵州省扎佐林场选取3种不同森林恢复模式(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坐标综合评定、野外调查、环刀等方法,并结合土壤持水量、土壤拦蓄量等指标,评价3种不同森林恢复模式的土壤层(0~20、20~40、40~60 cm)持水能力变化特征,探究贵州脆弱生态区不同森林恢复模式下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为森林植被恢复与建设及其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饱和蓄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在0~20 cm土层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p<0.05);针叶林恢复模式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饱和蓄水量、土壤有效蓄水量、毛管孔隙度均表现为0~20 cm>20~40 cm>40~60 cm(p<0.05);坐标综合评定法分析得出土壤层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大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贵州扎佐林场阔叶林下土壤较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更优,建议该地区进行森林恢复建设时,首选阔叶树种,对整个森林的水土保持及预防水土流失有积极作用。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9期95-99,共5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282
贵州省教育厅科研平台项目(黔教技[2022]051号)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251号)(S202114223011)
贵州师范学院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2021DXS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