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疆地区冬小麦收割后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青贮玉米的作用越来越大,新疆地区具有发展复播青贮玉米生产的独特条件。在冬小麦收割后,可以通过复播青贮玉米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青贮玉米产量,促进其种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文章对冬小麦收割后复播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展开探究,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
苏龙
机构地区
焉耆回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2期79-81,共3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冬小麦收割复播
青贮玉米
栽培技术
新疆地区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婷,王友德,陈树宾,郭斌,秦廷建,徐斌,张丽华,段震宇.
青贮玉米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99-102.
被引量:41
2
杨恒山,张玉芹,徐寿军,李国红,高聚林,王志刚.
超高产春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2):315-323.
被引量:93
3
杜桂娟,曹敏建,蔡纪新.
复播青贮玉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87-2288.
被引量:7
4
张占琴,魏建军,杨相昆,桑志勤.
北疆“一年两作”冬小麦-复播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6):28-33.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李秀华,曾艳君.
辽宁省主要复种模式及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24-27.
被引量:7
2
钱友山,文化.
京郊气候资源与种植制度[J]
.北京农业科学,1994,12(4):33-37.
被引量:10
3
程延年.
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制度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4,9(1):18-24.
被引量:16
4
刘克礼,刘景辉.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4,15(1):1-10.
被引量:62
5
陈国平.
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综述)[J]
.玉米科学,1994,2(1):48-53.
被引量:150
6
蔡晓妍,白光红,章建新,崔淑华.
北疆复播青贮玉米组合的产量与饲用营养价值比较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14-17.
被引量:4
7
张颖.
北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J]
.玉米科学,1996,4(1):63-65.
被引量:29
8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运转规律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4):66-69.
被引量:34
9
于振文,张炜,岳寿松,沈成国,余松烈.
钾营养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和衰老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6,22(3):305-312.
被引量:76
10
易镇邪,王璞,申丽霞,张红芳,刘明,戴明宏.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6,32(5):772-778.
被引量:109
共引文献
153
1
孙仕军,隋文华,陈伟,苏通宇,邰恩博,张岐,孟维忠.
地下水埋深对辽宁中部地区玉米根系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0,39(2):497-506.
被引量:7
2
李淑君,付忠军,杨华,张丕辉,董昕,袁亮,祁志云.
重庆市青贮玉米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416-419.
被引量:2
3
文亦芾,白冰,毛华明.
不同栽培利用模式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06,28(6):33-38.
被引量:17
4
郭耿伟,蒋明,尚新刚,胡文斌,包海清.
青贮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J]
.草业科学,2006,23(10):57-59.
被引量:32
5
章建新,蔡晓妍,王爽,秦维虎,崔淑华.
密度及收割高度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4):107-110.
被引量:24
6
陈树玉.
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渝青1号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15-17.
被引量:5
7
黄常柱,李波,张宇,张立国,陈喜昌.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2):32-33.
被引量:4
8
夏家武,黄秋生.
当涂县青贮玉米品种引进及筛选[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8):69-70.
被引量:1
9
刘先友,张向鹏,赵益祝,陈甫玖.
贵阳市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10,30(4):55-55.
被引量:1
10
陈建陇,黄有成,吴国菁,张立荣,周积兵,陈晓军,郝铠.
种植密度对玉米金凯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36-3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何晓慧.
尼勒克县常规灌溉冬小麦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23(5):13-14.
被引量:1
2
王祥宝,侯再年,刘伟,魏迪.
冬小麦减垄增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配套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3(10):143-147.
被引量:2
3
李林,丁志梅,杨玉珍,戴爱梅.
冬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23(6):161-162.
被引量:4
4
王旭宁,田兰荣.
豫北晚播冬小麦覆膜栽培技术浅析[J]
.河南农业,2023(19):48-49.
被引量:3
5
吴清芳.
冬小麦新品种西农109栽培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2023,41(16):27-29.
被引量:2
6
李天祥.
陇东南旱地冬小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23(10):187-189.
被引量:1
7
梁军红,李巨绘,覃孙骞,周鹏程,莫梁斌,冯斌.
广西来宾市冬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23,36(4):80-84.
被引量:1
8
陈军苏.
旱地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23,41(21):44-46.
被引量:4
9
黄鑫,杨秋侠,杨志刚,田杰英,翟云龙,陈国栋,刘超勤,陈杰,杜天峰,刘文龙.
优质高产中筋冬小麦新品种—阿农冬6号[J]
.麦类作物学报,2024,44(2):278-2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赵利敏.
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24,42(15):55-57.
1
马英,柳茜.
安宁河流域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西昌农业科技,2023(1):14-16.
种子科技
202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