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拖延行为普遍存在于学生个体和群体之中。与以往研究聚焦于外显行为不同,现象学分析从儿童内心世界出发,对作业拖延行为进行体验性描述与反思。以此分析案例发现,儿童作业拖延行为是个体的一种消极的自我呈现,其本质是为进行更好的自我展示、对自主选择感的追求、为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将儿童作为行为的意义主体,减少外在干预和要求,给予儿童合理的自我决定权,打破固定标准,满足儿童自我肯定需求。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0期10-13,共4页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基金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研究”(JKZ20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