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船山认为,言道必“以人为归”,尤其要落实为人文历史中的礼乐文明和治道,此即“非器则道无所丽以行”之说。然天道终究“不能代人以治”,必因乎人。“因人以成天”之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天子之位”之圣人,如尧舜福泽于民而与天同功。圣人之教无须位,而恒政、法制与理财等则必须位,教化与养民皆是天理的要求。二是非圣人之时君,如汉武帝攘夷拓土,使冥顽之地受到礼乐的沐浴。乾坤简易之道,在天为大公,凝性为仁义。简柔、仁义与公正,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措之于治就是“成天”的三个内容。船山藉“位”以实现外王的思想,是切于历史现实的考量,体现明末思想家经世致用的思想特征。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儒学转型中的方以智经典诠释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BZX06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