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有善有恶:王安石的人性论演变新探

With Good and Not Good: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Wang Ansh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安石的人性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个阶段:早年及仁宗庆历年间,服膺孟子的“性善”论。第二个阶段:大致在皇祐、嘉祐年间,以“正名”的逻辑,指出“性不可以善恶言”,反驳诸家论性。第三个阶段:嘉祐、治平年间,确立“性有善有恶”论,以此折衷、整合各家论性。第四个阶段:神宗熙宁以后,基本不再关注人性问题,其弟子继续发挥阐述“性有善有恶”论。王氏的人性论,产生于一种论辩的语境中,其主旨是为制度确立内在的人性基础。这与理学家道德本体的人性建构,属于两种不同的学术体系。
作者 刘成国 Liu Chengguo
出处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9,共13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42

  • 1井泽耕一,李寅生.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7-11. 被引量:8
  • 2《传习录下》.
  • 3内山俊彦.王安石思想初探[J].日本中国学会报,1967,(19):209.
  • 4贺麟.王安石的性论[J].时代与思想,1947,(43).
  • 5[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 6[4]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合论及排佛论之演进[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 7[5]夏长仆.李觏与王安石研究[M].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 8《宋儒微言》,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二章及106页.
  • 9《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90年,第355页.
  • 10贺麟.《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

共引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