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和美学特征的综合艺术,其文学性的有无,决定着一部影片思想内涵和艺术质量所能抵达的高度。于是,对文学作品的直接改编就成为电影开掘自身文学性的一条捷径。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新派电影人将目光转向乡土文学,不仅新电影的从业者主动对现有的乡土小说加以改编,不少乡土文学作家也直接参与到新电影剧本改编和创作中,进而打开了新电影的乡土想象。新电影在乡土意识的树立、殖民抵抗意识的凸显和庶民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使得电影性和文学性相互激荡,粲然生辉;在部分电影作品中,削足适履的改编伤害原著的思想艺术价值,导致电影性和文学性相互攻伐、冲撞的情况亦不鲜见。本文即以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新电影对乡土文学的改编为例,探讨强调电影本身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征的“电影性”,对乡土文学“文学性”资源征用的得与失。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