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踝关节骨折目前常采取手术治疗,能解除持续位移造成的距骨倾斜和足内翻畸形,恢复踝关节正常活动度和肌力[1]。研究显示,踝关节骨折引起的踝穴深度和宽度增大使距骨承受的应力失衡,严重时可造成关节软骨损伤[2]。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和关节面的稳定性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探讨踝穴影像学参数与关节活动度、肌力的关系,可有效评估踝关节面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术后康复提供可靠依据[3]。既往研究报道了踝穴相关指标与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4],但关于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与关节活动度、肌力等关系的报道较少。
出处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812-814,共3页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