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五十二)——说“momo”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溜烟全是“momo”名称、小恐龙头像、粉红色调,这一次各大“灌水”社区引发围观非因“争奇斗艳”,而因“万马齐喑”。网友们放弃在冲浪时独特的网名、头像和签名档,而纷纷“委身”“momo”统一套装,究竟为何?“momo”原是系统为新用户自动生成的昵称,任自行修改,但一时不仅初来乍到者无心更换,老网友们更是主动返回系统默认之身份,大有洗净铅华之状。集体“隐身”大潮,显然与主张个性飞扬的网络精神背道而驰。网络形象营设一向是网民们饶有兴致的消遣活动之一,但一夜间那些关乎“哥”或“姐”动人传说的身份标识好似失却魅力。其实,一直对此“煞费苦心”的网友并非真的放下,而是与这种不舍相比,大数据算法将个人网络行踪向熟人圈“无节制”的推送曝光所引发的不适更甚。当我们在想象过去的愉悦时,我们的记忆主要受高峰时的感觉及结束时的感觉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峰-终理论(peak-end theory)。这一理论反映的就是我们对过去愉悦的回忆并不忠实于事实的原貌。
作者 古北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师道(人文)》 2023年第7期57-57,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