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民族隐喻”到“情感动员”——《黄河大合唱》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路径

From "National Metaphor" to "Emotional Mobilization":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Ide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全民族求生存求解放的时代背景下,《黄河大合唱》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感召力量,重新发现“黄河”这一民族隐喻,借助音乐符号的象征作用实现了音乐的政治表达。借助政治权威的认可,“保卫黄河”这一短促有力的号召响彻整个中国。同时,《黄河大合唱》对“民族形式”的创造与发明也形塑了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新中国。从文本化经典到历史性经典,文艺制度的运作固然不可或缺,但《黄河大合唱》自身的艺术价值更具“先在”的规定性。《黄河大合唱》跳出了同时期救亡歌曲“质”与“量”不平衡的窠臼,被一代代中国人反复吟唱与歌咏,在彰显民族精神与民族力量的同时也构成了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作者 杨妮 YANG Ni
机构地区 延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7-69,共3页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8

共引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