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雨伞》是日本文学巨匠川端康成早期代表作品之一,文章短小精悍,措辞缜密,句式考究;平淡的文字中蕴含着微妙且耐人寻味的情感,富有日本文学含蓄、纤细的典型特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应当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研究《雨伞》的两个中译本,尝试总结日本文学中译的规律,以期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文章运用译文对比法从词汇、句法、语篇、文体层面着手,以"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语言通顺流畅,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应相似"这四大评价标准对《雨伞》流传较广的两个中译本(叶渭渠版本、刘雨珍版本)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风格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够对文学翻译作品作出行之有效的剖析和评价.两篇译文均有不足之处,但整体上瑕不掩瑜.叶渭渠译文忠实于原文,但有措辞过于刻板的倾向;刘雨珍译文流畅自然,却略有偏离原文含义之嫌.翻译文学作品时应注意把握文章的文体,尽量以句、篇为翻译单位,从措辞的斟酌和句式的排布入手,再现原作风格.还应避免过度追求与原文的贴合,造成译入语晦涩难懂.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5期85-87,共3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