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尊碑"思想的提出与清代社会转向研究

The Proposition of the Thought of"Zun Bei"and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Turn in the Qing Dynas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代碑学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其呈现出对唐宋以来以"二王"为中心的帖学典范书法体系的审美纠正,以及对自上而下书学体系的解构.宋代以来帝王推崇下的上行下效以及书家的推崇,成为书学思想传播的主要体制,而清代由于对科举规范的严苛要求以及"崇古"与"汉学"的盛行,对唐代及以前的金石碑刻的探访临习,使诸多游幕学人完成了书学审美思想由帖到碑、由"二王"到篆隶的转换,帖学文本经典性的流失、多次翻刻后笔墨的失真导致帖学开始为书家所诟病,古拙、质朴、雄强成为这一时期以篆隶为取法对象的艺术群体的审美精神写照.文章首先总结"碑""帖"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面貌及成因,然后就金石学的复兴、崇古思潮与当时幕府的兴盛两个角度,对清代"尊碑"思想的提出及其时代必然性进行陈述.当前关于清代碑学的研究,多以书法家为纲,以书法风格为线索,对其进行梳理,但其变革的意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变化也值得讨论.文章尝试思考和借鉴戴小京、金丹等学者对清代碑学的研究成果,将碑学的兴起嵌入清代的社会、政治、文化中进行研究,以阐释"尊碑贬帖"观念的形成以及其中包含的学人立场.
作者 朱子晗 Zhu Zihan
机构地区 南通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