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备受关注。惊恐障碍在冠心病病人中患病率高达53%,使冠心病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6%~88%,也是导致继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2]。目前一线治疗用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明显减少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并降低惊恐发作频率,但存在消化道不良反应及与心血管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出血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3-4]。中医学认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合并惊恐障碍与单纯的“情志内伤”不同。其多发生在“胸痹”基础上,血肉之心受损致血脉运行不畅,“心主神明”功能亦受到影响,故出现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后进一步导致五脏神机失用,如“胆气不壮,易发惊惕”“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胆气虚易受惊,导致心神不宁;“肝气虚则恐”“恐则伤肾”,肝气虚,气机疏泄失司,郁结乘脾,致痰饮为患,郁久化热内扰心神,发作惊恐。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4期2700-270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1742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1603489)
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类)培养专项(No.ZZ13-YQ-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