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发表于1979年的《瓜地一夜》到1987年的成名作《塔铺》,刘震云的文学创作有一个被长久忽略的漫长的“小说学徒期”。他的早期小说主要描绘流行的农村改革新貌,既显现出对改革意识形态的热情宣扬,又包含不同层面的独特思考。此后,随着农村新貌诸多问题的陆续呈现,这种写作方式面临困境。而正是在将创作焦点从乡村改革向“日常身边琐事”转移的过程中,刘震云最具标志性的个人风格开始形成。通过对刘震云早期小说的细致分析,可以回溯性地发现他在与时代风貌的“搏击”中所彰显的个人风格的历史起源,这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刘震云小说艺术的变迁史。
出处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7,共9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