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全息论纲

The Outline of Social Holograph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社会全息论认为,组成社会的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所属社会整体的全部信息。哲学、数学、生物学、光学、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从不同角度为全息理论提供了依据和支撑。“全息”包括“显信息”和“潜信息”两个层面。“显信息”为可数据化信息,反映事物表层和局部属性;“潜信息”不可数据化,隐藏着事物带有根本性和趋势变化的整体属性。全息认知可区分“粒子视角”和“波动视角”两个维度。社会全息论的本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整体性和“整体即关联”的量子整体观。依社会全息论观照人类社会: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遗传基因,是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不确定性社会最大的确定性因素。依据母语文字类型进行文化聚类、划分文明形态,比之宗教文化圈的划分更为科学、更有意义。“象形文明”和“拼音文明”恰好对应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两大文明形态,也对应于波动性整体思维和粒子性分析思维两种思维模式,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体两面。二元文明已深度嵌入对方,相互学习、互鉴互补,必将创造出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 石英 Shi Ying
出处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5,共13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质性社会学理论建构”(19ASH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