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年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转向及其范式意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康德的精神自律到黑格尔的国家理性再到卢梭的公意,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道德主张呈现出与伦理理性主义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表达出对前者的反思。到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则围绕“人的解放”这一政治议题,吸收费尔巴哈的思想资源,形成了深具人本主义色彩的道德论述。最终,在《巴黎手稿》中,伴随着从“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的范式转向,马克思在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对道德实现了新的锚定,并由此确立了一种以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为基本架构的道德理论。总的来看,青年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虽然经历了不同转向,但保持着内在一贯的理念,那就是追求自由的实现、个体尊严的保障以及作为共同体的人的解放;而此后对于道德的各类阐发,也大体上延续了这一时期所开创的思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马克思确立了其道德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者 张雯
出处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7,共9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