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梅花鹿活体麻醉采血试验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可维持梅花鹿活体正常机能下的采血量和采血间隔时间。选择平均体重为(100±0.5)kg、年龄在2~7锯的公鹿3头(一次性采血600 mL/头),平均体重为(75±0.5)kg、年龄在2~6产的母鹿3头(一次性采血500 mL/头),分别测定它们采血后0,10,20,30,40 d的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GB)。结果表明:采血后10 d各指标显著降低,30 d基本恢复采血前水平,40 d均超过采血前水平。综上所述,梅花鹿公鹿每次采血量按≤6 mL/kg·bw,母鹿每次采血量按≤6.67 mL/kg·bw计算,两次采血至少间隔30 d,可维持梅花鹿活体正常机能。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8期1-3,共3页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3

  • 1刘敦愿.中国古代的鹿类资源及其利用[J].中国农史,1987,6(4):78-90. 被引量:9
  • 2董万超,赵景辉,潘久如,刘继忠,高秀华.梅花鹿七种产品的化学成分研究[J].特产研究,1994,16(1):36-43. 被引量:53
  • 3赵波,王强,牛李丽,王成东,余星明.四川地区梅花鹿40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8):55-57. 被引量:25
  • 4张荣.中国养鹿的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J].特产研究,1989,(4):43-44.
  • 5秦荣前.鹿茸血综合利用的探讨[J].中药材科技,1982,(4):23-24.
  • 6金顺丹.驯鹿角、鹿鞭、鹿茸血中氨基酸成分测定[J].特产研究,1980,(3):25-25.
  • 7金顺丹.鹿茸、驯鹿角、鹿鞭、鹿茸血的分析[J].中成药研究,1982,(11):33-34.
  • 8倪佳奎.药用鹿产品的临床应用概述[J].吉林中医药,1986,(3):33-34.
  • 9周长庆.鹿产品开发天地宽[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8,(6):19-19.
  • 10吉林省特产研究所鹿茸血研究组.梅花鹿茸与鹿茸血的比较研究[J].特产科学实验,1974,(1):24-31.

共引文献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