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命题之后,如何诠释道德的实在性及道德认识路径成为认知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任务。《论语》作为儒家的首要经典,其开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仅蕴含了对道德实在论的确认,同时也通过“学”与“乐”的关系阐述,使情感体验成为道德认知的有效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君子不愠”避免使儒学陷入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泥潭。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4,共6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2023年三峡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培育项目“数智新时代语文师范专业经典名著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