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道家之心——从庄子“心斋”到郭象“无心” 被引量:1

The Heart of Taoism:From Zhuangzi's"Heart of Emptiness"to Guo Xiang's"Heartlessnes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庄子之心斋,即心通过忘的工夫而虚静虚空,无知无识,从而木然于天下万事万物及其变迁,以养心养神,且获得绝对的自由;心斋,即坐忘,即忘境、道境。郭象《庄子注》把庄子之心斋、坐忘发展和转化为无心的观念,且赋予其特定的意义。郭象的政治学说是围绕圣人问题而展开的,圣人的基本品格是“无心而冥物”。圣人之无心,不是心中止思虑而虚静虚空,而是心涵融万物万理以为一(即至理)而空灵不昧。心是一、纯,整体无分。心是空灵之体,不呈现任何物理而虚静,能化为万物万理而灵妙。圣人无心而冥物,即圣人与任何事物相融合而游于无穷,一方面养心养神,另一方面又助成万物之任性自得而治国平天下。众人有心,即有成心私心,只能游于特定的方域(即自得之场),所谓有待之逍遥,且各有成见而彼此不能相知相通。这是无心、有心的存有义。在作用义上,无心是描述心之作用的状态,即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状态;心的作用止于本性之内,心与物完全地融合,心自由自在而尽己尽物之性。有心,即有心有意,是心之理性自觉的状态;心的作用越出于性分之外,心与物有间,心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难以尽己尽物之性。
作者 刘国民 Liu Guomin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9,281,共11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项目(2023012)。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