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类非遗之龙泉窑龙窑烧制浅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龙窑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龙窑在圆形横式窑、竖式升焰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升降温较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等优势。文章结合龙泉窑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龙窑建造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古代龙窑的发展情况。文章通过考古事实和历史研究的系统梳理,层次清晰地阐述了古代龙窑的发展状况及其烧制优势,对龙窑烧制技艺研究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
杨乐平
机构地区
龙泉市杨乐平青瓷工作室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6期100-101,共2页
Ceramics Science & Art
关键词
非遗
龙泉窑
龙窑
烧制技艺
分类号
TQ174.6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华.
鄂渝地区新石器商时期龙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1):14-20.
被引量:2
2
郑建明.
北方地区出土先秦时期原始瓷产地再论-从装烧工艺的角度[J]
.考古与文物,2022(3):69-7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陈铁梅,rappg.jr.,荆志淳,何驽.
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J]
.考古,1997(7):39-52.
被引量:40
2
安金槐.
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J]
.考古,1978(3):189-194.
被引量:14
3
安金槐.
谈谈郑州商代的几何印纹硬陶[J]
.考古,1960(8):26-28.
被引量:6
4
周仁,李家治,郑永圃.
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J]
.考古,1960(9):48-52.
被引量:23
5
安金槐.
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J]
.文物,1960(Z1):68-70.
被引量:32
6
安阳市戚家庄隋唐窑址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1997(3):29-33.
被引量:3
7
廖根深.
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J]
.考古,1993(10):936-943.
被引量:9
8
朱伯谦.
试论我国古代的龙窑[J]
.文物,1984(3):57-62.
被引量:30
9
李玉林.
吴城商代龙窑[J]
.文物,1989(1):79-81.
被引量:9
10
王劲,林邦存.
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
.江汉考古,1984(3):1-12.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2
1
李国文.
龙泉青瓷龙窑烧制技艺的实践与研究[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54(10):38-41.
2
柳永峰.
非遗传承中之龙窑烧制技艺初探[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5):66-67.
被引量:1
1
张伟.
龙泉窑之古代烧制工艺简探[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6):44-45.
2
无.
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瓷汤瓶(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3(4).
3
赵梦冉.
浅议邢窑烧制技艺保护与传承[J]
.天工,2023(9):38-40.
4
丁小良.
龙泉冰裂纹瓷釉的研制与烧成[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6):98-99.
5
谢燕青.
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嵇锡贵:瓷和茶的艺术传承[J]
.茶博览,2022(6):8-1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