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波普艺术对“灵晕”的消解与重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通过“灵晕”消散理论对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解读。该理论对于艺术的演进过程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并影响了后世诸多的艺术流派。波普艺术作为一种先锋派艺术在某种意义上“继承”了该理论,波普艺术家们无论是从题材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在努力实现着对“灵晕”的消解。但当我们进一步剖析“灵晕”的概念本身,会发现波普艺术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实现了重构,即便是极力反叛艺术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无法真正摆脱艺术品的某些固有特性。因此对于现今艺术品的发展路径来说,已无法用媚俗与精英,“有灵晕”与“无灵晕”的方式进去分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正在不断重构过往的艺术概念。
作者 杨哲卿
机构地区 云南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Art Research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张旭东.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J].读书,1998,0(11):29-39. 被引量:11
  • 2王朝斌.大众文化的颂歌 关于波普艺术[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9(1):29-30. 被引量:3
  • 3[德]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张旭东、魏文生译,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12页.
  • 4[德]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入--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见《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 5[美]苏珊·桑塔格.《(单向衔)英文本导言》,张新颖译,http://www.zgyspp.com/Article/y3/y23/200710/8715-3.html.
  • 6本雅明.《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炳钧等译,见《经验与贫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 7林焱.《拼贴格瓦拉--图像复制与意义的消解》,载《另眼视觉》.
  • 8汪民安.《光晕与震惊:本雅明与现代性体验》,见《历史的天使:现代诗歌、文学、哲学、艺术系列讲座》.
  • 9[德]瓦尔特·本雅明 王才勇 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 10唐帆,吴卫.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的符号拼贴[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96-9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