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近代中国复杂的政治文化语境之下,除原本的音乐属性以外,钢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象:它是在华外国侨民寄托“乡愁”和构建“精英主义”自我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外国资本在华进行商业冒险的途径之一,也成为中国中上阶层所追捧的摩登生活方式的代表。在上海这一列强在华利益集中之地,列强在华权力博弈投射到上海音乐界,钢琴成为其中的重要见证。钢琴在上海的传播,也是一部“中国风味”不断强化的历史。钢琴教育一步步从“教堂”走向“课堂”,最终以“中国化”的方式扎根上海,不仅为上海城市发展留下了宝贵记忆,更体现了受到海派文化影响的中国钢琴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多元特质,为研究中外文明的交融与互动提供了生动范例。
The present paper,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piano,which was a symbol of nostalgia and elitism of foreign residents in China,a method of commercial adventure of foreign capital,and an epitome of the Chinese middle and upper classes'pursuit of modernity,in the Republican Shanghai,contends that piano can vividly narr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ivilizations.
作者
朱昊冰
刘畅
ZHU Haobing;LIU Chang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9,217,共14页
Historical Review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BWY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