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建构的文本”:贾平凹小说“后记”解读的三个维度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贾平凹长篇小说“后记”从其存在的位置上来看,属于小说文本的附属地位,但已与传统小说序跋文体的内涵、作用、特征有了明显的不同,呈现出“被建构”的文本化倾向。作为长篇小说的副文本,其不仅服务于正文本的意义传播,还具有互文性的解释作用。“后记”中作者对文本的阐释不能单纯作为文本意义生成的依据,文学批评作为审美活动需要“外位性”的立场与对话性的超越性视野。作者与读者都应该对后记文本持外位性的立场,才能在与文本建构的审美关系中形成“对话”的效果。其“后记”中关于小说创作中的矛盾、茫然等心态以及在叙事中的态度隐匿、客观立场,主动寻求表述的滞涩化美学倾向都源自于乡土小说写作中非虚构写作倾向,即对时代变迁下的乡土人事真实性的记录与传递。
作者 曹刚
出处 《文艺评论》 2023年第4期59-69,共11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金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项目“新时期陕西小说批评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H028)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68

  • 1孙逊,回达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古代小说专学的建立[J].文学评论,2001(3):70-74. 被引量:1
  • 2《胡适文集5》卷三《<醒世姻缘传>考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296页.
  • 3《胡适文集4》卷五《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 4《胡适文集3》卷四《<三国志演义>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7,590页.
  • 5《胡适文集3》卷四《<西游记>考证》.第510-514页.
  • 6《胡适文集3》卷四《<镜花缘>的引论》.第554,561页.
  • 7《胡适文集4》卷六《<官场现形记>序》.第428-430页.
  • 8《胡适文集4》卷六《<儿女英雄传>序》.第419页.
  • 9《胡适文集5》卷三《<醒世姻缘传>考证》.第310-311页.
  • 10《胡适文集1》之《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的<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共引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