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启蒙运动及其后果为理解马克思与施蒂纳的道德观提供了基本语境。他们承接了启蒙运动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发展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思想,但理论立场的不同却使二者的道德思想存在较大差异。施蒂纳始终披着黑格尔哲学的逻辑外衣,立足于“感性”的个体“自我”,高扬个体的唯一性和独自性,妄想“唯一者”能在脱离任何现实基础的前提下达到本真的利己主义,形成了极具抽象色彩的个人主义道德。他吁求“唯一者”的自我解放和建立具有无政府主义性质的“利己主义者联盟”,止步于观念批判,本质上是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详细论证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还从哲学批判扩展到了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施蒂纳等人的理论路向,通向了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提出了一种“真正人的道德”的可能性。这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相通,是实践的和彻底的人道主义。澄清二者道德观上的差异,有助于深化理解马克思与施蒂纳的思想关联,也有助于积极呈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思想变革及其时代价值。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7,共10页
Marxism & Realit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及其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9BZX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