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过客》《起死》的戏剧形态看鲁迅的文体意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作品虽普遍存在戏剧性,但如果从戏剧文体本身来看,最接近完整戏剧体例的只有《过客》和《起死》,关于这一点目前已引起学界关注,但尚未展开充分讨论。本文首先从叙事文体的角度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深入辨析与阐释,并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于话剧在中国本土的生存前景虽并不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依然身体力行地支持着中国新兴话剧的发展。《过客》和《起死》既为他的文类创作延展了美学可能性,也为中国早期的戏剧现代化提供了“鲁迅式”的思想参数。这两次戏剧实践所折射出的鲁迅之文体意识的核心指向正是他“精神界之战士”的立身态度和价值定位。
作者 刘一昕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9,共11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ZDA28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3

  • 1董健,阎广林,夏写时,俞为民,顾文勋,周安华,张扬华,张健,胡星亮,郑仁湘,丁芳芳,黄爱华,杜隽,陆炜.论中国戏剧理论的基本建设[J].戏剧艺术,1991(3):4-11. 被引量:3
  • 2刘保昌.道家思想与鲁迅的国民性关切[J].求是学刊,2005,32(4):103-108. 被引量:7
  • 3刘再复,林岗.《牛津版前言》.《传统与中国人》.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vii-viii,viii页.
  • 4郭沫若.《庄子与鲁迅》.《沫若文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7页.
  • 5《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第364,366页,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 6巴人.《论鲁迅的杂文》.上海远东书局,1945年.
  • 7《南腔北调集·论“第三种人”》.
  • 8陈子善,徐如麒编.《施蛰存七十年文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 9施蛰存.《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申报·自由谈》,1933年10月20日.
  • 10林语堂.《论幽默》.《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