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阅读“乡愁”: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数智化路径探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在技术变革的引导下,阅读空间产生了多样的空间形态,同时伴有场域交互特征的强化,以及空间权利主体在空间社会性发掘过程中的下移。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是典型的文化记忆空间,其中乡愁既是乡村文化记忆的基础,也是文化共同体对故乡在情感和记忆层面的回应。以乡愁为文化根基,空间、时间和主体三个维度可作为乡愁意象的表征。地理环境、乡土景观和传统建筑构成了乡村空间的基本特征,是贮存和发展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时间与空间平行,并以空间为表现形式,经由时间积累生成的文化认同,可构成文化空间的行为引导。最终,时空的融合生成触发人及其群体情感记忆的机制。而数智化技术的运用又将推进乡愁空间、时间、主体三个主要表征的运行效果,从外部改变空间的影响力,在内部改变空间的发展方式。在坚守“乡愁”与顺应技术革新的潮流下,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可从阅读内容、服务主体与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作者 杨雅茜 江牧
出处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7,共6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南方儒家书院景观及其生态智慧研究”(项目编号:17BH15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04

共引文献2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