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博物学中“科学”的阈限性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今全球出现了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我们急需用“科学”去解决这些危机。然而,“科学”是什么?“科学”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建构的话语,不清楚它是什么,却又不能质疑;造成了一种认知错觉和悖论,甚至禁忌。社会总在发展,人类过去的探索在新的语境中会出现变化,“守正创新”方为道理。换言之,“科学”,——从定义、方式到认知皆存在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即所谓阈限性。同时,科学中的“自然—人文”原本是一体的,然而,在我国,人文科学成了陪衬。自然与生命都是科学探索的对象,作为一门探究自然物种与生命现象的独特学科,博物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科学探索的阈限图,即历史过程的阶段性。提醒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科学”的过程,不能将科学变成“话语把玩”。
作者 彭兆荣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105,共7页 Academ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5

  • 1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3):3-7. 被引量:83
  • 2陈来.殷商的祭祀宗教与西周的天命信仰[J].中原文化研究,2014,2(2):18-24. 被引量:30
  • 3潘晟.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目录学考察(一)——《汉书·艺文志》的个案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21(1):81-87. 被引量:14
  • 4费孝通.《乡土社会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 5陈梦家.《古文字中的商周祭祀》[J].燕京学报,1936.
  • 6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汪学群著.《钱穆学术思想评传》,第298页.
  • 7[法]皮埃尔·布迪厄,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
  • 8[美]保罗·拉比诺:《表征就是社会事实:人类学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12-314页.
  • 9[美]保罗·拉比诺著、高丙中等译:《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中译本序,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9页.
  • 10P. Rabinow et al, Designs for an Anthropology of the Contemporary,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11-12.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1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