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空间生产视域下成都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影像化书写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微电影借助自身制作简易、注资灵活、叙事多元和传播便捷的优势,在融媒体时代为城市形象建构和地域文化宣传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支持。多样化的微电影生产在电影文本内部呈现出丰富的城市空间表征,拓宽了人们的空间认知。以建构成都形象为主题的微电影依托地域文化符号的表达,完成城市空间的立体建构。微电影拍摄注重城市文化差异性的创新表达,体现成都古蜀韵味与消费文化。微电影中的成都社会空间书写不仅关注个体的生存价值,而且注重自我与社会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作者 陈矿 黄旭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10期14-17,共4页 Radio & TV Journal
基金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市工匠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一般项目“馔饮影像中华传统美学与工匠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021YB02)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成都市大中小学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主旋律影视剧铸魂固本与美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TCCX&DZX-104) 四川绵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数字人文视野下白蛇传景观再造与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WLFZ2023ZD002)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项目“元宇宙视域下数字体育逻辑生产与消费文化研究”(项目编号:YJY2023Z04)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0

  • 1路易·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 2[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 3[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曾茂娟、任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4[美]卡尔·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李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5[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滠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 6[法]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7[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 8梁井宇,"城市,建筑作为大众传播",见http://www.casece.org/News-Detail.asp?Id=1416.原文载于《赤子》2009年第四期,原标题为"建筑,成为城市的广告传播".
  • 9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甘慧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 10[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