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龋病是一种牙体硬组织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中有34.5%的人患龋病,而在35~4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则高达89.0%[2]。龋病可造成牙体缺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影响牙的功能与美观,可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减退、发音功能障碍,甚至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和错[牙合]畸形。目前公认龋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宿主易感性、口腔细菌和饮食等因素影响的一种口腔牙体疾病[3]。这些影响因素具体为宿主的基因、唾液[4]、细菌的种类[5]及其附着方式、饮食的种类及频率等。而在宏观上,龋病的发生则可能受到家庭、政策、社会和经济[6]等因素的影响。
出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107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2020A-N02037)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