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长城在历史上的修筑与意义变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古代王朝历史的部分时段,长城通常是南方定居王朝用以防御北方游动势力进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这在秦汉和明朝表现得最为明显。北方的游动势力凭借其机动灵活的军力,向南方定居王朝谋取财富和消费品以满足自身需要,构成了对后者的军事威胁,而南方定居王朝在扩展力量之时也会拓进草原,双方的交往互动由此而生。从古代攻防的角度考虑,地处南面的定居王朝需要自保时,长城就成为攻防选项之一;然而一旦如唐朝、元朝和清朝等王朝那样兼跨南北(一统化)之后,这种阻隔作用就被消解。诸历史,国家规模性拓展、异质性族群组合、多文化之兼纳随时代递进而成为主导趋向,长城的阻隔功能亦随之呈消解之势,并在一统化格局中转化为南北沟通的标志。
作者 李鸿宾
出处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8期33-35,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