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通信类电子数据真实性审查判断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QQ、电子邮件等通信类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与其他类别的电子数据相比,通信类电子数据由于内容更具多样性、私密性与互动性更强、主体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其真实性认定存在着自身的突出问题。表现为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同一性难认定、通信信息易删改、取证程序不规范等。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建立通信类电子数据真实性认定规则。通过技术手段、账号、载体等确认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同一性,从形式、内容、第三方主体等方面进行完整性审查,进一步完善电子数据真实性规则。
出处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0期63-65,共3页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43

  • 1刘品新.论电子证据的定位——基于中国现行证据法律的思辨[J].法商研究,2002,19(4):37-44. 被引量:102
  • 2刘颖,李静.加拿大电子证据法对英美传统证据规则的突破[J].河北法学,2006,24(1):125-128. 被引量:17
  • 3《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7,28,29条.
  • 4杨明等.《“非法证据排除”蹒跚起步》,《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11月29日.
  • 5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
  • 6佚名.电子证据初论[A].曾勉.思索与实践:闸北区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成果集萃(第2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 7杨柏勇,姜颖.商标确权行政审判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 8章群,牛忠江.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模式改革的类型化研究-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A].罗其友,高明杰,张晴.城乡统筹发展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 9佚名.电脑里的遗嘱有效吗?[N].江苏法制报,2010-6-11(A06).
  • 10严宇翔,马晓春.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探析[A].丁巧仁.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若干问题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29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