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众多调查研究表明,农林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水平。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林专业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所以探讨农林专业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林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影响农林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压力、科研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研究生自身的不良特质等。为此,针对问题所在,提出提高农林专业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一是全面宣传国家的奖助政策,加大农林专业研究生的奖助力度,以缓解经济压力和部分人际交往压力。二是结合思政教育,引领农林专业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应对科研压力。三是制定向农林学科专业倾斜的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加强专业科普宣传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组织专业性交流活动等,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提高专业认同水平;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以及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专业性等,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以应对就业压力。四是通过面向全体研究生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状格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自上而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提升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以提升农林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五是重视情感教育,通过尊重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等高层次情感素质、加强积极情感的培养等,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水平。
出处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4期42-50,共9页
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基金
2021年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课题“农林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干预”,项目编号2021-NLZX-Z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