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陕甘宁边区的图像生产与人民美学的构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延安木刻大都源于陕甘宁边区的现实生活。艺术家深入生产一线,记录生活现场,探索适应大众的图像模式,体现了人民美学的追求和实践。及时生产、流播、评判,图像生产与美学构建的现场性在美术史上极为罕见。以往陕甘宁图像生产的学术关注,大多聚焦于现实主义美学、民族形式、大众生产及其与未来国家建设的连通。本文从图像的写生转换、大众接受、知觉调适三个维度,立足视觉表意逻辑,回到历史现场,通过研究档案,考察延安时期木刻艺术趣味的转变与人民美学的建构。
作者 段运冬
出处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9

  • 1徐冰.我心中的古元[J].美术研究,1997(1):14-16. 被引量:9
  • 2张望.延安美术活动回顧[J].美术研究,1959(4):59-63. 被引量:19
  • 3陆定一.《文化下乡》,《解放日报》1943年2月10日.
  • 4李波.《黄土高坡闹秧歌》[A].见艾克思编.《延安文艺回忆录》[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210页.
  •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861页.
  • 6.《朱德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2-43页.
  • 7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N].《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 8艾克思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 9张仃.《画家下乡》,《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3月23日.
  • 10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第19页.

共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