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东垣阴火理论及用药探析

Discussion on Li DonghuanYin-Fire Theory and Medication Rul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阴火理论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著作中并未阐明阴火的概念和病机,后世医家对阴火的认识也未达成一致。针对这种情况,基于易水学派著作,分析阴火产生的机制、对阴火的治疗和泻阴火用药,进而总结李东垣的阴火理论。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阴火是饮食、劳倦、情志和寒热损伤脾胃,导致中焦气虚不能升降,郁滞而成的病理产物。治疗当以补脾胃为根本,升发阳气,恢复脾胃气机升降,再配以寒药清泻阴火;李东垣多采用经酒制后的苦寒药泻阴火;根据阴火的盛与不盛决定泻火药味数,依据归经选择药物进行相应脏腑补泻;使用知母-黄柏药对,既能泻下焦阴火,又能滋补肾水。
作者 程晨 张海青 李梦吉 王平 Cheng Chen;Zhang Haiqing;Li Mengji;Wang Ping
出处 《中医研究》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金 山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项目(2020ZYYC01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1

  • 1董振华.李东垣对脾胃学说的贡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1):18-21. 被引量:25
  • 2易京红,庞博.李东垣治疗消渴用药浅析[J].北京中医,2006,25(11):663-665. 被引量:2
  • 3李一鸣.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14.
  • 4文魁,丁国华.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 5文魁,丁国华.兰室秘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 6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7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 8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6.
  • 9李东垣.脾胃论[M].张年顺,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 10李菲.李东垣的元气论[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4):6-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16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