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课后服务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
被引量:
2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chool After-School Services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课后服务与校本课程建设互相融合,可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资源支持,为课后服务的落实找到现实路径,从而能丰富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二者融合,能满足学生成长和素质发展的需求,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二者融合要借助学校课程建设“三级”体系,国家课程是基础,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是补充,学校社团课程是特色。二者融合可基于内容的整合、管理的整合、评价的整合的方法和策略而有效达成。
作者
马杰
MA Jie
机构地区
甘肃省华亭市实验小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2期13-15,共3页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学校
课后服务
校本课程建设
教育质量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郑再升.
AGIL模型视角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分析及改进路径[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4):114-122.
被引量:1
2
张文超.
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与改进路向[J]
.教学与管理,2021(20):7-10.
被引量:22
3
尹晶,王思迪,张立东.
基于新工科的课程教学与产教融合策略分析[J]
.集成电路应用,2023,40(3):356-357.
被引量:4
4
李翠莲.
浅析高校通识课大班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6):141-14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石静,张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组织结构变革的AGIL模型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21(2):17-22.
被引量:1
2
潘辰午,任娇旸.
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学校管理的角度[J]
.教育观察,2021,10(15):60-62.
被引量:6
3
蒋亚辉,彭虹斌,毕进杰.
城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现状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7(7):22-26.
被引量:14
4
苏小红,王甜甜,张羽,张彦航,赵玲玲.
基于大班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7(7):54-62.
被引量:94
5
苗建成.
城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7):31-33.
被引量:18
6
程斯辉,熊熊.
加强课后服务管理,推进“中小学生欺凌”预防[J]
.教育科学研究,2018(4):5-8.
被引量:21
7
张策,徐晓飞,张龙,谷松林,初佃辉,季振洲,孙勐.
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8(5):37-41.
被引量:182
8
王克勤,刘燕.
直面“三点半难题”,重庆市渝北区课后服务的实践与反思[J]
.今日教育,2018,0(7):58-61.
被引量:2
9
顾艳丽,罗生全.
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的价值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8(9):34-38.
被引量:66
10
温玉卓.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大众科技,2019,21(1):84-8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5
1
骆美福.
向学而教 应学尽学——小学“双减”工作推进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试题与研究,2022(9):120-122.
2
乐丽琴,栗红霞.
基于新工科的创新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8):45-47.
被引量:1
3
滕洋.
馆校协同课后服务:何以必要与可能[J]
.中国德育,2021,16(18):36-40.
被引量:1
4
游学军.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21(32):9-12.
被引量:37
5
唐正远,唐海军,敬龙军.
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实施策略优化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21(11):111-113.
被引量:7
6
王兴洲,王枬.
文化回应型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提升对策[J]
.中国教师,2022(2):34-37.
被引量:3
7
罗生全,卞含嫣.
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2):14-19.
被引量:9
8
邱惠.
“双减”+“双增”:农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契机与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2022(5):31-34.
被引量:4
9
欧阳修俊,梁宇健.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理念、价值与逻辑[J]
.教育科学研究,2022(7):26-32.
被引量:25
10
童利盼.
中小学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22(12):2-4.
同被引文献
18
1
欧雅怡,刘亚,马逢伯.
基于对应分析模型原理的户外运动安全风险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2):43-48.
被引量:7
2
杨文轩.
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J]
.体育学刊,2018,25(5):1-4.
被引量:23
3
潘涛.
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28-131.
被引量:4
4
陈大莺.
高校学生攀岩运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5):112-117.
被引量:2
5
夏戈.
学校体育课风险来源与规避--基于《民法典》的提出[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9):209-211.
被引量:1
6
薛鹏飞,连小刚.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规制:体系梳理、问题检视与完善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1):50-57.
被引量:20
7
李彦龙,常凤.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J]
.体育学研究,2022,36(2):33-40.
被引量:140
8
王嗣越,邓雪峰.
大学生定向越野运动训练优化探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9):160-162.
被引量:3
9
高佩琪,孙洪涛,郭景文,李协吉.
生存探险类项目的时代内涵、困境与突破路径[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23,38(2):36-42.
被引量:1
10
王旭升.
新修订《体育法》中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机制的制度构建[J]
.体育学刊,2023,30(4):62-6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张家昫.
绘本资源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后延时服务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
.教师,2024(9):15-17.
2
杨林,李彦龙,张向洋,卢绪鹏,李雪,陈枫林.
新课标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生存探险类体育课程的困境与纾解路径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4,32(8):245-248.
1
郭静,罗瑞,王沛,徐艺珊,郭宇濛.
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元素三级体系构建[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89-97.
被引量:4
2
杨峥威.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动向[J]
.中国社会工作,2023(15):1-1.
被引量:2
3
何媚,任国君.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多层面评价的策略研究[J]
.进展,2023(18):76-78.
4
蒙敏妮.
专业社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J]
.中国培训,2023(7):100-102.
5
杨颖东,郝志军.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与高质量实施路径[J]
.人民教育,2023(20):54-57.
被引量:1
6
栾丽君,刘倩男.
青岛基隆路小学:牵手自然,润物无声[J]
.环境教育,2023(10):98-99.
7
钟思慧,邵家豪.
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J]
.现代教学,2023(20):13-17.
被引量:1
8
高珊.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10):50-51.
9
读者说[J]
.今日中学生,2023(28):48-48.
10
段小斌.
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语文活动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
.小作家选刊,2023(12):102-105.
教学与管理
2023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