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庄子通过“梦蝶”的故事引出知的不确定性,人无法论证梦是虚假的,也无法论证身处世界的真实性。自我通过边界意识区分了“我”和“彼”,“彼”是显照“我之为我”的根本性原则,也正是根源上的差距导致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无法相知。自我与他者对事物的认知不同会造成“知”的混淆,容易把局部的有限之知扩大为普遍之知,但局部性的知是不可普遍化的。人们对于认知问题往往会产生语言的表达,从而产生是非之争。一旦进入语言的世界,则无法将根本性的真知阐释清楚,因为语言本身从属于经验层面,用经验性的知识不可能去把握超越经验的真知。当眼光放在复杂的是非之争上,真知的视野就会被遮蔽,庄子通过否定性方式排除成见与局限的认知,从而达到无待的逍遥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