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补阳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成分和机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我国脊髓损伤发病率高达50.484人次/百万人,且具有较高的致残性^([1])。目前主要通过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因为严重不良反应,已不推荐^([2])。补阳还五汤记载于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著作的《医林改错》中,共由7味中药(黄芪、赤芍、归尾、川芎、地龙、桃仁和红花)组成,是益气活血的代表药方^([3])。有学者将其应用到脊髓损伤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4])。然而,由于补阳还五汤成分多、机制复杂,其治疗脊髓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等现代研究技术,揭示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成分和机制。
出处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1047-1051,共5页 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金 云南省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队伍建设重点项目(No.DFYZD2002-0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2023Y097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91

共引文献1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