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安三万里》:历史题材动画电影中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史题材的动画电影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历史上广为人知的著名人物和经典作品为创作对象,通过影像符号的共情表达满足了受众对于历史文本的想象和审美需求,以根植于传统精神的共情体验塑造情感共同体,打破了受众之间的圈层壁垒,并利用跨平台媒介持续制造热点话题,实现了“破圈”传播。《长安三万里》是中国故事在美学、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上的融合和创新表达,丰富了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的意象表达和修辞书写。
作者
徐守益
机构地区
独立动画导演
出处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5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文化记忆
情感共同体
媒介奇观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臧飞.
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动画创作理论与实践探索[J]
.动漫研究,2021(1).
被引量:3
2
万江,侯文辉.
国族认同与作为“记忆建构”的动画书写[J]
.四川戏剧,2023(3):82-85.
被引量:2
3
饶曙光,常伶俐.
“中国动画学派”的现代化转化[J]
.民族艺术研究,2021,34(1):5-13.
被引量:21
4
曾一果,张舒曼.
唤醒、勾连与协商——《声生不息·港乐季》的香港地区流行文化记忆与认同建构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6):158-16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李希凡.
历史剧问题的再商榷——答朱寨同志[J]
.文学评论,1963(1):44-63.
被引量:11
2
尹岩.
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J]
.当代电影,1988(6):73-81.
被引量:107
3
松林.
美术电影要走民族化的道路[J]
.电影艺术,1979(2):49-52.
被引量:18
4
靳夕.
美术片的艺术虚构[J]
.电影艺术,1962(4):16-27.
被引量:17
5
黄晓晨.
文化记忆[J]
.国外理论动态,2006(6):61-62.
被引量:87
6
祁林.
香港怀旧电影与文化认同[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139-141.
被引量:7
7
孙立军,白友华(摄影).
中国动画的原创之路[J]
.中关村,2009(5):32-35.
被引量:4
8
屈立丰.
“中国动画学派”的名实之辨与当代意义[J]
.电影艺术,2011(2):109-113.
被引量:25
9
阿格妮丝.赫勒,李元同.
市民社会有文化记忆吗?——一种尝试性的回答[J]
.学术交流,2017(1):6-9.
被引量:2
10
钟远波.
关于动画本体的几点思索[J]
.当代电影,2017(4):169-17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5
1
张煜,吴骋昊.
从《中国奇谭》看中国动画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创作路径[J]
.动漫研究,2024(1):163-166.
2
马卓恺,刘思敏.
古蜀传奇动漫IP孵化:古蜀英雄故事动漫表达路径思考[J]
.动漫研究,2022(1):38-44.
被引量:1
3
闫科旭.
建构、再现与唤醒:共同体美学视域下当代动画电影的本体形塑[J]
.电影文学,2021(22):76-80.
被引量:4
4
张一潇,兰朵,狄心悦.
2018-2020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特征分析[J]
.传媒,2022(7):46-48.
被引量:3
5
杨丽萍.
《雄狮少年》:现实主义动画的美学建构与共情表达[J]
.新疆艺术(汉文),2022(4):72-76.
被引量:3
6
李涤非,於友忠.
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现实向·三幕式·民族性[J]
.电影文学,2022(13):144-148.
被引量:6
7
王亚全,齐建明,郭云亭.
中国动画电影研究——基于CNKI核心期刊436篇文献的计量分析[J]
.电影文学,2022(15):41-49.
被引量:5
8
王成焱,孙庆刚.
中国剪纸动画的现代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8):129-133.
被引量:1
9
戴文妍.
上海网络动画的国际化合作研究[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3(7):187-189.
10
徐明.
百年传承:中国动画学派民族化创作探索[J]
.电影文学,2023(17):56-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孔朝蓬.
数字时代经典电影的文化记忆延伸与再媒介化[J]
.当代电影,2023(7):96-102.
被引量:5
2
张彩虹.
江南文化“记忆之场”重构与杭州电影再生产[J]
.当代电影,2023(8):120-125.
被引量:3
3
张娟,黄大刁.
动画历史故事片《长安三万里》的创新表达[J]
.电影文学,2023(19):134-138.
被引量:2
4
程际如.
从《长安三万里》看国产动画电影的音乐表达与叙事[J]
.文化产业,2023(35):25-27.
被引量:4
5
杨晓雯.
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的叙事创新——以《长安三万里》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1):163-166.
被引量:1
6
王婧.
乐观盛唐:《长安三万里》中乐舞书写的文化隐喻[J]
.电影评介,2023(21):64-68.
被引量:1
7
高丽雅,杨学明.
《长安三万里》:国漫对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重塑与文化内涵的传承[J]
.视听,2024(1):67-70.
被引量:5
8
张瑞珂,陈烨伟.
历史人物在动画电影中的重塑与解读——以《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与高适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3):173-176.
被引量:3
9
陈宁.
展现大唐文明的新视角 解读盛唐诗歌的新方式——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评析[J]
.四川戏剧,2023(12):93-98.
被引量:5
10
李福丽,潘圣迦.
对人生意义及其文化背景的诗性诠释——也谈《长安三万里》[J]
.南方论刊,2024(3):93-9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曹艺丹,胡万鹏.
电影《长安三万里》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创新[J]
.电影文学,2024(12):76-80.
2
齐瑞星.
中国电影中的文化记忆与集体身份认同[J]
.电影文学,2024(18):25-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谷佳媚,巫祖钰.
国家记忆:建构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切入点[J]
.思想教育研究,2024(11):88-96.
1
曾江保.
初高中衔接视域下分段德育课程的建构研究[J]
.平安校园,2023(10):62-66.
2
曾楠.
记忆·叙事·认同:重大题材纪录片的象征建构[J]
.江淮论坛,2023(4):122-128.
被引量:1
3
陈国范.
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建构研究——基于国家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2023(12):214-218.
4
罗大蒙.
共享、互动与情感生产: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的建构逻辑[J]
.理论月刊,2023(11):111-119.
被引量:8
5
丁方舟,幸剑鸿.
超越异化:短视频博主情感劳动中的主体性生产研究[J]
.青年记者,2023(20):60-63.
被引量:3
6
林臻彧.
电视媒体搭建慢直播平台以实现突围的路径探析——以福州广播电视台融媒慢直播平台建设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141-143.
被引量:3
7
陈修良.
重回上海参与新中国建设工作——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之十四[J]
.世纪,2023(3):17-21.
8
秦红.
聚焦核心经验:幼儿园建筑题材绘画活动的实践探索[J]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2023(11):4-6.
9
孙甜鸽.
年代剧中历史能量的聚合手法——以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为例[J]
.百家评论,2023(5):112-118.
10
王政,黄晨.
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运行机制建构研究[J]
.武术研究,2023,8(10):122-124.
文教资料
2023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