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权力结构、实干空间与立人理想——20世纪30年代鲁迅关于“技术与人”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Power Structure, Practical Space and Ideal Human Beings—Lu Xun′s Thoughts and Practic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echnology and Human in 1930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鲁迅历经从激动于科技的“人定胜天”,到“一战”后警惕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并退出医学技术的实干空间,限定其价值;“五四”后,鲁迅在与现实的不断“肉薄”中,逐渐生发出关于技术背后的权力结构和实干空间的思考与实践。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鲁迅仍是从历史循环角度看待国人与新技术的关系,那么30年代则切实进入了电影和木刻这两种在技术性质上截然不同的实干空间。在战争阴影下,鲁迅直面武器这一晚清以来与家国命运关系最为紧密的技术,在看到落后现实的同时,仍在粗陋质朴的创作中寻到新生的希望,在技术决定论的悲观中看到主体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的终极价值,并认为只有后者才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真强弱”。
作者 王芳 Wang Fang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1,63,共8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