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之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特定的含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产生于春秋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先秦儒家的“中和”思想在中华文化的多个方面都有具体表现,如“仁”“‘温柔敦厚’诗教”“随时处中”等,可以分为精神品质、文学艺术、世事伦理三个层面。通过探析“中和”思想的多重表现,可以考察其对于儒家思想、中华文化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与启发。
作者
王雅欣
机构地区
烟台大学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7期24-26,共3页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中和
探析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马伟伟.
探析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审美观[J]
.汉字文化,2022(7):181-182.
被引量:3
2
谢晓晖.
解说孔子的“中庸”与“权”[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1):119-120.
被引量:1
3
张葆全.
孔子的中和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92-93.
被引量:2
4
雒海宁.
“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84-87.
被引量:6
5
刘松来.
“温柔敦厚”与中和之美——试析儒家审美原则在《礼记》中的生成[J]
.创作评谭,2004(6):36-3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金景芳,吕绍纲.
论《中庸》──兼析朱熹“中庸”说之谬[J]
.孔子研究,1994(2):38-47.
被引量:11
2
张利群,黄小明.
中和之美模式辨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2):43-47.
被引量:9
3
曹炫洁.
论“中和”的艺术审美蕴涵[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142-143.
被引量:4
4
雒海宁.
“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84-87.
被引量:6
5
苏保华.
先秦诸子之前“中和”观考释[J]
.社会科学,2013(3):121-129.
被引量:5
6
苏保华.
论老子、孔子“中和”观念之不同[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4):60-66.
被引量:2
7
刘松来.
“温柔敦厚”与中和之美——试析儒家审美原则在《礼记》中的生成[J]
.创作评谭,2004(6):36-3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9
1
马伟伟.
探析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审美观[J]
.汉字文化,2022(7):181-182.
被引量:3
2
邹丽芬.
传统的“贵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科技信息,2009(32):73-73.
3
姜小丽,尹正茂.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6):95-97.
被引量:4
4
王崛兴.
浅论《论语·先进》体现的孔子传统美学观点——从仁境美育、“损益”与仁政、中庸之美中再议[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91-96.
被引量:1
5
董志业.
论十九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哲学联系[J]
.东方藏品,2018,0(8):445-446.
6
李盈秋.
中国古代孔子美学之“中和之美”[J]
.北方文学,2019,0(36):277-278.
7
鲁朝辉,刘静.
写景花的美学特征及表现技法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4):74-81.
8
高琦,王磊.
儒家“中和”美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理念的启示[J]
.音乐生活,2024(7):62-65.
9
王培友,薛振宇.
《诗》教传统与宋代理学家“温柔敦厚”诗学审美理想的生成[J]
.北方论丛,2024(6):83-96.
1
杭日.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12):48-48.
2
苏杭,卫乃兴.
型式语法、构式语法、局部语法:汇融与歧异[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55(6):925-937.
被引量:1
3
韩镇宇.
“天人合一”:卞之琳战时著译的生命伦理与美学精神[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11):228-244.
4
杨淑琪.
论方玉润的“风雅颂”说及其学术史价值[J]
.汉字文化,2023(16):196-198.
5
昌利萍.
彝族左脚调音乐的样态特征探究[J]
.黄河之声,2023(17):14-17.
6
田峰.
管子水文化思想[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7):11-13.
7
连俊杰.
安徽省濒危剧种卫调花鼓戏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5):104-105.
被引量:1
8
李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J]
.荆楚法学,2023(4):4-16.
被引量:7
9
杜安,史若楠.
“斗牛才罢启歌场”——侗族斗牛民俗中的声音景观[J]
.民族文学研究,2023,41(6):89-102.
被引量:2
10
卢川,张兰.
楚诗学观念变迁的历史考察[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6):63-68.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